混血兒的中文教育

身邊幾位朋友不約而同的轉貼了一個台灣媽媽嫁法國先生在英國生活的這篇文,表示心有戚戚焉:「 大部分人看到混血兒,好奇羨慕的都是外表與語言能力,卻沒有想過對一個孩子而言,在兩個以上的語言與文化中成長,看似多方陶冶,卻不是百分之百的理解,其實是很尷尬的情況。」「 外人通常只看見混血孩子外表的特別,卻看不見他們父母為傳承語文付出的努力,也看不見他們成長過程中自我認同的困惑,和跨足三個語言與文化,卻不完全擁有任何一個的無奈。


自古以來,混血兒的日子都不好受。看看哈利波特就知道(歹勢很難笑)
去年夏天回台時,小龐的臉龐當然還是引起一些人好奇,路人自動轉音頻跟她說how are you,儘管她根本聽不懂。在台寄讀的幼稚園學費沒少收,卻自動拿小龐當廣告說嘴,連當時三歲半小龐回家都會重複園長老師說她「混血」。儘管台灣社會對待混血兒有異常的友善與好奇,儘管沒有惡意,但台灣社會就是會期待這樣長相的小孩英語要很好一樣。
原文標題下得狗血「別人的欣羨是她的切身之痛」。我倒覺得哪有什麼切身痛不痛。哪裡養小孩,不管是什麼小孩,小孩本來就會受當地教育影響。雖然我們都會殷殷期望小孩學ㄅㄆㄇ,學繁體中文,但是到底如果孩子學不了,還不是得接受?文章說得懇切,「 如果他們有幸能聽說(甚至讀寫)父語和母語,那絕對不是天賜的才華,而是親子多年不懈的堅持與努力,才勉強達到的成果。」而,這不是混血,反而是虎媽因素。(見文末節錄)。而且話說回來,學習語言的動機,可能得等孩子大一點,自己想要學得好,大概才學得好。不然我們也只能盡力撒錢給多一點點環境,希望他們對中文不排斥甚至喜歡,但最後努力還是得靠自己。


法國社會很混。小龐同學中,有些皮膚牛奶巧克力色的同學,旁邊有著黝黑皮膚的媽媽和白人爸爸;或南美秘魯媽媽混義大利裔爸爸;有越南裔媽媽和法國爸爸生的好似南美洲裔的小女生;也有我的好友阿諾和妻子各自都是歐亞混血,兩個孩子一個比較像亞洲人,另一個比較像歐洲人。但是在法國(或大巴黎區),這樣的情形常見,但是法國教導孩子他們都是法國人,沒有人會特意用métisse這樣的字眼。而這些家庭,當然有些父母親是第一代移民的,孩子就辛苦些,也少些資源;有些父母是第二三代移民的,儘管長相是亞洲人,但就是跟香蕉(皮黃內白),完全不會父母親的母語,只說法文。而且亞洲移民或混血也不是唯一,許多葡裔孩子阿拉伯裔孩子,也還不是不會講父母親母語。


我也像很多在法國的台灣媽媽,很緊張地老早老早加入許多海外幼兒學中文的社團,但同時也看到許多拿自己孩子不願意說中文沒轍,放棄自己教中文的台灣媽媽。儘管我自己還沒放棄,但是我體認到非常不容易。尤其法國地大,台灣主辦的中文學校不多,而且本來就不能靠一週一兩個小時的中文課。儘管我和隊友也早就達成共識,暑假不太可能去哪裡旅遊渡假,得回台灣讓小龐受沈浸式語言教育,還是心中著摸著怎麼騙小龐多學幾個字。
和朋友討論巴黎開的週六中文課學ㄅㄆㄇ,和其他中國人開辦用拼音學簡體中文的課,我們結論出,小孩學校效果不彰,是因為沒有考試和作業。所以嘛,還是虎媽那一套才行得通呀?!


「虎媽的戰歌」P. 74「…然而我們在中國每到之處,包括大都會上海在內,他們都會吸引好奇的當地人緊盯著她們看,吃吃地笑,對這「兩個會說中文的小老外」指指點點。在四川的成都貓熊保育中心,我們對著剛出生、不停蠕動的粉紅色貓熊拍照,而中國旅客的鏡頭卻對著蘇菲亞和露露(作者兩個女兒)…「才不是,媽咪–只有妳為我是。在中國沒有一個人認為我是中國人,而且在美國也沒有一個人把我當中國人看。」…」(我無法擷取一段關於虎媽的「中國模式」教養法,因為整本書都是)
講到最後,我同意下流美對失根的蘭花的中文教育態度,盡力就好。至於原文的這位媽媽,希望自己孩子中英法都講的堅持,我理解也同意,不過沒有無奈與痛,就是盡力就好。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This site uses Akismet to reduce spam. Learn how your comment data is processed.

Gwen's Life Coll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