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兩天讀完「銀娜的旅程 Ina Aus China」作者:Susanne Hornfeck,講一個七歲中國小女孩在納粹德國的故事。
故事是台大德語教授馬蕭亞麟的真實故事改編。銀娜(書中化名)1937年七歲中日戰爭時離開中國,在德國、瑞士一共待了18年。在今年(2020)四月過九十大壽。恰巧我也在此時讀完這十年前由蕭教授女兒馬佑真翻譯的中文版銀娜的旅程。銀娜七歲離開中國,搭船到德國布蘭登堡,寄居德國一個軍人遺孀家,在納粹德國度過童年。十五歲時乘最後一班從柏林開往瑞士的火車,逃離戰火下的德國。十年後,離開瑞士,在1955年完全忘記中文下,到台灣依親。
7歲逃難離開上海之後,就沒有再見過父親一面;15歲再次逃難離開德國,1996年再次「返鄉」掃姆媽墓,已經是51年後。小小銀娜在上海時,嘲笑她的德國書包,被叫「日本鬼子」,當時覺得奇恥大辱;在納粹德國好玩加入募款時,又被視作「軸心國團結」日本女孩子,當攻打她祖國的日本卻是德國的盟友;
銀娜父親以美國銀行帳戶,每月匯銀娜生活費給姆媽;而當美國也加入二戰時,她不曉得是希望誰贏?
她遭到納粹迫害的猶太好友,卻選擇1938年全家逃難去上海,那個她想回卻回不去,她視為家鄉的地方;而她另一個好朋友珞特則熱衷「希特勒少女團」的活動。對一個十歲小孩來說,「一個完全正常的人,突然間就因為種族的不同,而變成了恥辱」
當姆媽解釋他們兩家的緣份,是由1900年「解除公使館危機行動」牽起,這是我們課本讀到的「八國聯軍侵華戰爭」;同樣一個事件,因為一個誤報(今天的話應該叫假新聞)而引起。每個國家讀的版本又不一樣。
1955年她在瑞士完成學業,此時的中國已非她當時離開的中國,又告別待了十年的瑞士(本書沒有著墨),一直都是當時唯一的東方面孔;到了台灣,人們視她為一份子,她卻不會講中文,心心念念想要回到熟悉的德國,後來又心有所屬而留在台灣,一留到今天也65年了。到底哪裡是家呢?她心中的中國,又是哪裡呢?
本書用一個兒童成為青少年的視角,淺顯的解釋中/德文化,和當時背景。依著時間順序講述,好讀好懂,令人著迷,一下子的讀完了。
題外話:之一:小銀娜雖然異地顛沛流離,逃難逃了兩次。但父親透過關係將她送到德國,後來1945年二戰末又能逃到瑞士,沒有被困在東德,後來依親到台灣,還挺幸運的。之二:沒有孩子全心照顧她的德國home媽對她視如己出,儘管後面兩年因為戰爭已經收不到生活費,卻以一介弱女子繼續想辦法生活。之三:主人翁七歲離開中國,還沒有開始認字,後來收到父親的信卻讀不了實在可惜。才不過短短三年,德文已成為她的母語,可見小孩學習吸收力之快。隊友以為我讀這小說因為有文化認同的疑慮(還是小龐)。但我覺得還好,小龐哪裡長大就哪裡人,她知道她媽是台灣人就好。
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1297 書摘
https://okapi.books.com.tw/article/11428 總編輯介紹文
https://bin375.pixnet.net/blog/post/34532233 聯合報報導
https://verywed.com/vwblog/yt0523/article/74913 世界日報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