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人欣喜的結婚禮物(上)


在法國,如果去參加朋友婚禮,通常得先問新人一句禮物清單(liste de mariage)放在哪裡。

這種清單還能放哪裡呢?

想來有趣,在歐美,一般認為自己作、親手寫、親自包裝的禮物才具誠意,要嘛也送花,如果是送錢可能就太俗氣吧?以至於有些公司要求手寫的動機說明書,
還有聖誕節期間,在英國有新興職業「幫忙包裝禮品」,標榜著包很爛,像你自己包得一樣。

因此對於婚禮,人們也想要送禮,而非送錢。但又礙於不知道新人需要/想要什麼,因此由新人選好想要的東西,大夥兒去店裡埋單。(在荷蘭的漢娜說,那兒是由一位非常親近的友人負責打理購買禮品,所有其他人就跟這位負責人聯絡。意思好像也差不多。)
通常新人會在應有盡有的大百貨公司將禮物選好,再跟大家說清單在某某百貨公司。親友們到某百貨,找到新人的禮物清單,再挑選符合自己經濟能力的品項付錢給百貨公司,
算是他挑的禮物,新人也不會看到白花花的銀子,這樣皆大歡喜。

這種送禮邏輯實在有趣。

這幾年網路發達,禮物清單的概念也發展到網路上。除了春天拉法葉將原本服務放上網路,也有單獨作禮物清單的網站(例如我們使用的1001liste.fr),就是先與各類禮物商店洽談好(不外是電器、裝飾、餐具、床具等);
新人在網站上登錄,遊走各個商店選擇想要的禮物,再將網址告訴親友,也可以從網站搜尋新人名字找到;
親友們可以選擇某項禮物,或也可以給一個固定金額,線上刷卡付費,也不需要去一趟百貨公司。新人就可以坐在家裡收到禮物。

除了簡單的禮物清單概念,可能是大家不知道的小秘密:
禮物清單業者會寄給新人一個信用卡,裡面的金額正是親友們的禮金金額。之後新人再到那些特約商店以這張特別信用卡付費。
新人最後買的物品,其實不一定是一開始網路上選擇的。反正卡裡面有所有禮金的總額供新人任意使用。因此親友們也不需要煩惱是要送餐具洽當,還是送微波爐。
新人也可以決定都不要買,扣除一定金額的服務/手續費之後,從禮物清單公司轉成現金領出。

所以你說,到最後還不是給錢最經濟實惠呢?!
這樣的虛擬liste,簡直是歐美送禮文化及摩登網路世界結合的絕佳範例。台灣就絕不會有這種網站,但是台灣可以引進以色列發明的紅包刷卡機。
新人在喜宴當天租個兩三台放在接待桌旁邊,親友簽到前,先刷卡,鍵入禮金數字,之後銀行就自動將禮金匯款到新人帳戶。
點鈔機?整個過時啦。

H和我沒有在法國宴客,因此照理來說不需要弄這個liste。但還是有長輩詢問,表示就算不能親自去台灣,也想要送禮表達心意。
於是我們就在禮物清單網站開了一個帳號,認真選了一些我們需要的小東西。我們地方小,幾乎什麼都不缺了,但缺得又擺不下,所以就挑食物調理機、吸塵器這種東西。
結果隔天,禮物清單網站的服務人員打電話來,熱心建議我們,可以多選一些,而且禮品最好各種價位都有(,好讓有經濟能力的親友不要客氣,送大禮就是了?),
她甚至還進入我們的liste幫我們勾選,因此最後我們的liste裡,有兩百歐超級chic,Philippe Starck設計的檯燈、一千五百歐的沙發、還有一堆哩哩摳摳的東西。
反正,我們之後不一定要真的將這些東西帶回家。整個就是選爽就對了。

但,我們這個小窩哪有空間擺整套12人份的餐盤餐具呢?能不能先存在店裡,等我們有能力搬大一點地方再領出呢??
(續待)

延伸閱讀:
[婚禮記事] 國外的送禮文化 – Gift Registry –
目前在比利時的Jenny小姐早在07年寫下在加拿大精彩又難忘的婚禮經驗,其中剛好有一篇提及跟阿觀有類似煩惱的選禮物清單困擾,還有一連串討論。大家連過企看看啊!

Gwen's Life Collage